伊斯蘭之光
  目前位置:首頁>>嚙踝蕭痚妧A>>き虼|
三部中東實情最新電影
2006.2.18  9:56:59 AM      閱讀17175次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Vancouver﹐Canada﹐伊光編譯)
    九一一事件之後四年多以來﹐美國領導的西方世界反恐戰爭一直把重點目標對准中東﹐並且在更加廣闊的“大中東”整個穆斯林地區開展早在上世紀末就有充份準備的西方式“民主”改造進程﹐今天在西方重要的媒體陣地影視業出現了三部新電影﹐顯示了西方社會對美國中東政策的轉折點。 這三部編導水平極高的電影﹐代表西方非政府的民意向世界展現中東社會真相﹕《天堂此時》(Paradise Now)、《慕尼黑》(Munich)和《敘利亞人》(Syriana)﹐編導者分別是﹕哈尼•阿布艾薩德、斯提文•斯蒂伯格和斯提芬•加漢。


  這三部電影將引起人們對巴以衝突的關心和爭論﹐尤其在美國﹐因為代表阿拉伯、以色列和美國三種不同的文化和心理﹐揭示了美國宣傳的“愛國主義”包涵世界帝國野心。 在雄心勃勃的的美國世界戰略中﹐被捲入的國家都各有私心﹐但巴勒斯坦人民發誓﹐“不獲得全勝絕不罷休﹗” 這三部電影被歸為一類﹐因為編導者站在時代的高地﹐俯瞰激戰場面﹐希望拍攝一張公正的照片﹐引導社會反思。 作者們不想爭奪“愛國主義”的獎狀﹐立意從三方互鬥中看出共同的人性﹐態度是中立的﹐但表達了對人民大眾的理解。


  在《天堂此時》中﹐編導阿布艾薩德集中許多巴勒斯坦人民遭受以色列佔了的疾苦畫面﹐為他們訴苦﹐表達內心的人性憤怒﹐喚起觀眾的同情。 每個年輕人都對生命充滿了美麗的夢想﹐但是巴勒斯坦的年青一代卻願為祖國的獨立和自由獻出寶貴的生命﹐他們參加了肉體炸彈游擊隊。 他們面對強大的以色列武裝﹐內心裡充滿了爆炸式仇恨﹐但只有用一副熱血肉體表達憤慨的一次聲音。


  電影中的許多對話摧人淚下﹐沒有任何宗教能有這麼強烈的鼓動性﹐所以巴勒斯坦人民的抗爭絕不是宗教狂熱情緒﹐而是人性受到屈辱﹐生命失去了意義﹐追求靈魂的光榮和死亡的俊美。 當世界各地新聞媒體都在宣傳參加自殺炸彈的人是沒有人性的“亡命之徒”之際﹐但是看看那些用刺刀和導彈任意草菅人命的以色列軍警﹐由不得觀眾悶心自問﹐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忍受這樣的人性屈辱﹐稍有一口氣都應當活得像一個人﹐而不是砧板上的魚肉。 觀眾也許不同意電影故事的結局﹐但故事的情節和感情發展的邏輯性能使任何一個人感動。


  《慕尼黑》是一部現代西方城市氣氛的大片﹐在柏林、巴黎和紐約這些西方超級都市生活中暗中進行的巴以鬥爭。 他們計劃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那裡的移民﹐深深懷著歷史形成的文化心理﹐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祖國和民族尊嚴﹐展開血腥的暗殺和鬥爭。 從古老的巴勒斯坦開始的種族鬥爭延續了數千年﹐而且蔓延到世界各地﹐作者同情雙方﹐捲入了無休止的陰謀和流血。 電影的故事情節緊湊﹐環環相扣﹐鬥爭的雙方都有自己的“道德準則”﹐但必須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決斗。 雙方的思想都在不同的場景的隔離中充份表達﹐把觀眾置於公正的裁判席位上﹐冷靜地思考他們雙方敘述的歷史和鬥爭的必要性。 這些人生活在西方“自由世界”﹐但是他們的心和靈魂被各自的遙遠政府和情報機構操縱﹐就象機器人身不由己地活動﹐在舞台上表演撕殺的劇情。


  在《敘利亞人》的故事情節和畫面中﹐看不到政治﹐直接描述海灣國家石油工人的生活和慾望。 工人們在艱苦的生活中﹐處處感覺到他們的命運是由萬里之外美國石油公司操縱的﹐把他們國家的資源和工人的血汗變成美元財富﹐西方紙醉金迷燈紅酒綠的紳士少奶們吸允他們的鮮血和骨髓。人類是有理性的動物﹐在重重的壓迫下﹐那些油田的工人們從內心裡產生的反抗。


  作者希望告訴觀眾﹐人間的不公正﹐把石油和血汗變成美元和超級享受﹐是生產恐怖主義的溫床。 西方國家反恐﹐是治標不治根的虛假戰爭﹐受西方侵略、掠奪和壓迫的海灣居民永遠也不會向西方強國下跪求饒。 這部電影是描述石油工人的生活和理想﹐引導觀眾嚴肅地思考政治問題﹐因為那裡是產生恐怖主義的病根。


  現代意識的政治﹐西方大國考慮人類文明不是簡單的“好人與壞人”的鬥爭﹐而是維護西方大國的霸權地位﹐“維護美國的利益”成為至高無上的國際準則。 現代的政治﹐只能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國家元首出席首腦會議﹐縱橫捭闔外交活動都是為了維護公司和財團的利益﹐而生存從底層的工人都是他們機器的一部分﹐沒有人考慮他們的人性。


  這三部新電影﹐故事都與中東有關﹐共同點是從人性的視角揭示了西方政治的虛偽和人類現代世界的紛亂。 三位電影的導演沒有談政治﹐但都表現真實的人性﹐引發觀眾思考當代的政治游戲。 九一一事件過去四年了﹐兩年前還沒有成熟的思想考慮這些問題﹐現在是對美國領導的世界反恐提出的人性質疑。
 

   
將本新聞發給好友


伊斯蘭之光工作室(islam.org.hk) 版權所有©